Homeblog

blog

除了报到,「on board」还有什么意思?职场用法详解!

話說,最近公司來幾個新人,每次聽到他們在討論「on board」的日期,我就想起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個老屁股是怎麼搞懂「on board」這個詞的。 懵懵懂懂的開始 記得剛進公司沒多久,就常常聽到大家在講「on board」、「on board」,那時候我還傻傻的,以為是甚麼跟「板子」有關的東西,想說難道是要搬東西嗎?還是公司有甚麼新的活動?後來聽多,才慢慢感覺到,這個詞好像跟「上班」、「報到」有點關係。 多方查證,慢慢理解 為搞清楚這個詞,我還特地去查一下字典,發現「on board」原本是指「在船上」、「在飛機上」的意思。但在職場上,好像不是這個意思。我又問幾個比較熟的同事,他們說「on board」就是指「新員工加入團隊」的意思,也可以說是「報到」或是「入職」。 實際應用,加深印象 之後,我就開始留意這個詞在公司裡的使用情境。像是: 「新來的同事什麼時候 on board?」 「你的 on board 手續辦好嗎?」 「歡迎你 on board 我們這個團隊!」 聽多,用多,也漸漸習慣這個詞。現在聽到「on board」,我就知道是在講跟新人加入、報到、入職有關的事情。 分享經驗,幫助新人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自己也是花一番功夫才搞懂「on board」的意思。現在看到新同事,我也會主動跟他們分享這個詞的意思,讓他們可以更快融入公司。畢竟,大家都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嘛 總之,「on board」這個詞,對職場老鳥來說可能稀鬆平常,但對剛入行的新人來說,可能就需要花點時間去理解。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幫助到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懵懵懂懂的新鮮人!

飯店「寄放行李」英文怎麽講?實用句型大公開!

話說上個月,我計畫已久的東京自由行終於要出發!超級興奮的!但遇到一個小麻煩,因為我是搭早班飛機,到東京的飯店時還不能check in,但又不想拖著行李到處跑,所以我就想說先問問飯店能不能讓我寄放行李。 不過,你知道的,出國在外,最怕的就是語言不通!所以出發前,我可是做足功課,查超多資料,深怕到時候比手畫腳半天,飯店人員還是聽不懂我在說什麼。 「寄放行李」英文怎麼說? 一開始,我還真不知道「寄放行李」英文怎麼說,只會講"luggage"這個單字。後來上網查一下,發現有好幾種說法: luggage storage:這個用法最常見,像是機場、車站、飯店都很常看到。 leave luggage:這個比較口語,直接就是「把行李留下」的意思。 deposit the luggage:這個說法比較正式一點,有「寄存」的意思。 還看到有人分享「left luggage」這個詞,說是英式英文的講法,「left baggage」則是美式英文的講法,都是指「行李寄存處」。 學這麼多說法,我還是有點不放心,想說最好還是練習一下對話,免得到時候腦袋一片空白。我又找一些飯店check in的英文對話來練習。 跟飯店人員說我要寄放行李! 我找到的對話大概是這樣: 我:Excuse me, I have a reservation under the name , but my room isn't ready yet. Can I leave my luggage here? 飯店人員:Certainly, we have a luggage storage room. May I see your ID, please? 我:Here you go. 飯店人員:Thank you. Here's a claim tag for your luggage. Please keep it safe, as you'll need it to retrieve your luggage later. 我:Great, thank you so much! 有這些準備,我信心大增!到東京的飯店後,我就照著練習的對話跟飯店人員說,結果超級順利的!他們馬上就幫我把行李收還給我一張行李領取牌,讓我安心地去跑行程! 所以說,出國前做好功課真的很重要!雖然只是簡單的「寄放行李」,但如果事先查好資料、練習一下對話,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讓旅程更順利愉快!

想知「and so on」點用?即學即用嘅詳細指南!

話說某天,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and so on」到底要怎麼用才對,一時興起,就想說來好好研究一下,順便把過程記錄下來,跟大家分享分享。 第一步,當然是先上網查資料! 我用 Google 搜尋一下「and so on 用法」,結果跑出一堆教學文章,看得我眼花撩亂。不過,大致上可以歸納出幾個重點: 「and so on」的意思是「等等」,通常用在一串列舉的最後面,表示「還有其他類似的東西,只是沒講出來」。 跟「etc.」有點像,但「etc.」更正式一點,「and so on」比較口語。 前面列舉的東西要有共通點,不能隨便亂舉。 接著,為更解實際用法,我又找一些例句來研究。 像是: I like to eat fruits, such as apples, bananas, oranges, and so on. She can play many musical instruments, like the piano, violin, guitar, and so on. 從這些例句可以更清楚地看到,「and so on」前面列舉的都是同一類的東西(水果、樂器),而且後面省略很多沒講出來的。 然後,我還發現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and so on」前面通常會加逗號。 「such as」後面不能加「and so on」,因為「such as」本身就有「等等」的意思,再加就重複。 最後,我還自己試著造幾個句子: He has many hobbies, such as reading, watching movies, playing sports, and so on. 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do in the park, like walking, jogging, cycling, and so on. 經過這一番研究,我總算搞懂「and so on」的正確用法!以後寫作或講話的時候,就可以更準確地使用這個片語,不用再擔心出錯!希望這次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人格特質英文]點樣用?教你用英文描述唔同性格!

欸,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學英文的一些小心得,主要是關於「人格特質」的英文!你們也知道,平常跟朋友聊天,總會說到這個人很內向、那個人很熱情,但每次要用英文講,就卡卡的,腦袋一片空白。所以我就下定決心,好好來研究一下這些形容詞到底要怎麼說! 我的學習探索之路 一開始,我先上網 Google 一下,發現「人格特質」的英文可以說 "personality trait" 或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這兩個詞算是比較正式的說法。然後,我又找到一些影片,像是「描述性格的英文要這麼說」、「How to describe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 in English」等等,這些影片教很多實用的單字和句子,我覺得蠻有幫助的。 為讓自己更容易記住,我還把找到的資料整理一下,做個小筆記。像是: 內向:introverted 外向:extroverted 熱情:passionate 活潑:lively, energetic 友善:friendly, kind, warm 耐心:patient 當然,單字背一背還不夠,我還去找一些例句來練習。像是: "I often have my head in the clouds."(我總是心不在焉。) "I like to talk to myself."(我喜歡跟自己聊天。) "I am patient."(我很有耐心。) 後來,我又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就是把同義詞和反義詞一起學。比如說,「友善」的同義詞有 warm, kind, pleasant, sweet, good-natured,反義詞有 cold, unkind。這樣學起來,感覺更有效率,而且可以學到更多相關的單字。 實戰演練,開口說英文! 學這麼多,當然要實際用用看!所以我就找幾個朋友,跟他們用英文聊天,故意把這些新學到的單字和句子用進去。一開始還真的有點緊張,怕說錯,但多講幾次之後,就越來越順! 我發現,當你開始用英文去描述一個人的個性時,你會更仔細地去觀察這個人,也會更解自己。這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總之,這次的學習經驗讓我收穫滿滿。雖然還有很多要學的,但至少我已經踏出第一步,也找到一些學習的方法。希望我的分享對你們也有幫助,大家一起加油,把英文學

Whom用法详解:何时能用Who代替?看完这篇就懂!

欸,今天來聊聊英文文法裡頭,"who" 跟 "whom" 這兩個字的用法,說真的,以前我也常搞不清楚,每次寫英文句子都心驚膽跳,深怕用錯被笑。後來我痛定思痛,決定好好搞懂它們,這不,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學習心得。 一開始,我先上網查一堆資料,看得我眼花撩亂,什麼主格、受格、介系詞...,越看越糊塗。後來我發現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分享給你們: 想一下,如果這個字可以用 "he" 或 "she" 替換,那就用 "who"。 如果可以用 "him" 或 "her" 替換,那就用 "whom"。 這招是不是超簡單?我一開始還半信半疑,想說真的假的?這麼容易?結果我拿來套用在一些句子裡,還真的行得通耶! 舉個例子,像是這個句子: "(Who/Whom) did you meet yesterday?" 我先試著把 "who/whom" 換成 "him" 或 "her",變成 "You met him/her yesterday." 這樣句子是通順的,所以答案就是 "whom" ! 再看一個: "(Who/Whom) is at the door?" 這次換成 "He/She is at the door.",句子也是通順的,所以答案是 "who"。 當然,這只是個小技巧,幫助我們快速判斷。實際上,"who" 通常用來指句子的主詞,也就是做動作的那個人;"whom" 則是受詞,也就是被動作影響的那個人或東西。還有,"whom" 也常常用在介系詞後面,像是 "to whom"、"with whom" 之類的。 為更徹底搞懂,我還做很多練習題,每次寫完都仔細檢查,看看有沒有用錯。慢慢地,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能掌握這兩個字的用法。 多練習才是王道 學文法這種東西,真的沒有捷徑,就是要多練習、多應用。現在我寫英文句子時,再也不用擔心 "who" 跟 "whom" 的問題, 寫起來也更順暢、更有自信!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們有幫助,一起加油!

預約免费試聽

讓您的孩子親身體驗趣味英語學習,專業導師一對一指導,全面提升聽、說、讀、寫能力!名額有限,馬上預約,助孩子輕鬆奠定英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