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我最近的小小研究成果——「台灣小吃中英對照表」!身為一個吃貨,每次帶外國朋友逛夜市,光是解釋那些小吃就夠頭痛,這次我決定一次搞定,做個對照表,以後就方便多!
緣起:朋友來訪,雞同鴨講
事情是這樣的,上禮拜我那個美國朋友John來台灣玩,我帶他去士林夜市,想說讓他體驗一下正宗的台灣味。結果,光是點個餐就搞得我滿頭大汗。他指著珍珠奶茶問我:「What’s this black thing in the drink?」我一時語塞,只好說:「It’s… uh… boba? Tapioca balls?」
再來,滷肉飯、蚵仔煎、蔥油餅… 每一樣都要解釋半天,John聽得一頭霧水,我也講得口乾舌燥。最後,他只敢點他看得懂的炸雞排,真是浪費這麼多美食!
動手:Google大神,出動!
這次經驗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份完整的中英對照表!我先從最常見的幾樣小吃下手,打開Google,開始我的搜尋之旅。我發現,原來很多小吃的英文翻譯還真不是我想的那樣!
像是「油條」,我本來以為是fried bread stick之類的,結果竟然有個專有名詞叫「Twisted Cruller」,聽起來是不是超酷炫?還有「燒餅」,原來是「Baked Wheat Cake」或「Clay Oven Roll」,感覺瞬間高級起來!
我還找到一些影音資料,看到那些夜市小吃的製作過程,真是讓人食指大動!像是蔥油餅、肉夾饃、蚵仔煎… 看著看著,肚子都餓起來。
整理:分類歸納,一目瞭然
蒐集一堆資料後,我開始整理我的對照表。我把小吃分成幾大類:早餐、夜市小吃、甜點等等。這樣以後要找起來也比較方便。
以下就是我的初步成果,給大家參考參考:
- 早餐類:
- 油條:Twisted Cruller / Fried Bread Stick
- 燒餅:Baked Wheat Cake / Clay Oven Roll
- 包子:Steamed Meat Bun
- 豆漿:Soybean Milk
- 米漿:Rice & Peanut Milk
- 韭菜盒:Fried Leek Dumplings
- 夜市小吃類:
- 珍珠奶茶:Bubble Tea / Pearl Milk Tea
- 滷肉飯:Braised Pork Rice
- 蚵仔煎:Oyster Omelet
- 蔥油餅:Scallion Pancake
- 臭豆腐:Stinky Tofu
- 肉夾饃:Rou Jia Mo
未來:持續更新,分享同好
這份對照表還只是個 ஆரம்ப,我會繼續努力,把更多台灣小吃加進去!也歡迎大家提供意見,一起讓這份對照表更完整!
下次帶外國朋友逛夜市,我就可以驕傲地拿出這份對照表,輕鬆點餐,再也不用雞同鴨講!